痛觉交换师
赵痛能与他人的痛觉交换。骨折的运动员用三天剧痛换他三个月隐痛,分娩的母亲用几小时换他几天的酸胀。
这是诅咒也是天赋。他开了一家“疼痛交易所”,招牌上写:“你的痛苦,我来承担。”
常有人问为什么做这行,他总摇头不语。
直到遇见楚忍,一个痛觉敏感者,微风拂过都如刀割。她要用全部财产换一天无痛生活。
赵破例接受了,却不收钱。
楚忍度过生平最美好的一天:触摸花瓣,拥抱阳光,甚至跳了支舞。
夜晚疼痛回归时,她带来一个铁盒:“用这个支付。”
盒里是赵小时候的日记:“今天又替妈妈头痛,她终于笑了。”
记忆如潮水涌来。赵小时候就能交换痛觉,总为病弱的母亲分担病痛。母亲去世后,他继续为陌生人承担痛苦,仿佛这样就能留住母亲活过的证据。
“我是你母亲的护士,”楚忍轻声说,“她临终前告诉我,有个总为她疼痛的小男孩,希望他有一天为自己而活。”
赵痛哭得像个孩子。原来他交换了那么多痛苦,却从未处理自己的悲伤。
第二天,疼痛交易所关门。新招牌是:“痛苦不必交换,只需彼此分担。”
窗内,赵与楚忍正在为彼此按摩酸痛的肩膀。他们的痛觉敏感度正在慢慢平衡——不是通过能力,而是通过触碰与理解。
Last updated